文/临商银行运营管理部 刘钧儒
引言
我国第二代支付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建设的公共支付清算平台。该支付系统能够有效加快支付业务中的资金周转,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该系统内含有多种支付工具,能够实现多元化支付服务。此外,该系统的运行能够使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由竞争转为“合作+竞争”,倒逼商业银行提高服务能力。为此,商业银行需要抓住现代化支付系统变革下的机遇,迎接挑战,提高自身经营能力。
一、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变革
(一)电子支付业务处理变革
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各种电子支付方式应运而生,跨行支付的金额也有明显的增长,传统的支付业务处理方式难以满足当前客户的需求,为此,第二代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了“超级网银”,支持跨行清算业务。“超级网银”系统是支持各银行网银系统的连入,并为客户提供资金到账查询业务,满足客户全天候支付需求,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该系统允许部分除银行外的金融机构参与,进一步增加了金融市场范围,有利于创建多元化竞争格局。
(二)账务处理与业务处理相分离
第二代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了独立的清算账户管理系统。在第一代支付系统中,清算账户管理是大额支付系统中的子功能模块,容易造成账户处理与业务处理混乱,印象服务质量。为此,第二代现代化支付系统专门设置清算服务,实现支付资金的统一轧差与清算,斌提供排队管理、清算窗口、自动质押融资、日间透支、排队业务撮合等流动性管理功能。
(三)接入方式及清算方式更加灵活
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参与者数量规模增加,除了直接参与者,如城市处理中心、人民银行地市以上中心支行等,还包括间接参与者。为此,第二代支付系统在保留了原有城市处理中心连接及其他直接接入方式基础上,为间接参与者提供清算资金集中接入方式,满足不同金融机构的需求。同时,第二代从支付系统支持银行基于经营管理需要灵活选择清算方式,如部分银行采用集约化管理模式,则此类银行的支付业务可以通过单一清算账户进行清算。
二、现代化支付系统变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业务系统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支付系统的每个业务子系统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在不同的时期内构建。它缺乏统一的设计和总体规划。它在系统结构,系统界面,操作顺序,界面设计,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方面相对独立。缺乏合理的联系和科学的信息共享,导致许多功能模块的交叉重复,使得整体支付系统庞大而复杂,给运维和系统升级带来诸多不便。
(二)业务功能和服务对象需要不断扩大
第一代支付系统是基于对传统支付业务的处理而设计的。随着许多商业银行的银行内系统和数据“集中化”的发展以及诸如在线银行和电话银行之类的新电子支付服务,支付系统还具有许多新的业务要求,例如商业银行的单点访问,银行间网上银行资金清算,清算机构及境外参与者使用支付系统等。
(三)流动性管理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
由于商业银行的分散收款支付系统,同一家银行的跨省分行分别在支付系统中开设清算账户。每个清算账户彼此独立,无法根据清算需求自动分配资金,资金分散,利用效率不高,与商业银行日益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不符,导致资金成本较高。
三、现代化支付系统变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对策
(一)加强流动性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监控,提高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防止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第二代支付系统支持综合联动风险管理功能,并提供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种流动性调整机制。商业银行应及时改变资金管理部门的工作思路,顺应集约化经营,扁平化管理,集中化数据和多元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合理安排第二代支付系统的收款方式和资金清算方式。
(二)正确处理统一支付结算服务与本地化管理之间的矛盾
第二代支付系统建成后,商业银行根据经济区和市场的原则进行业务分配和开展分支机构管理将是方便和有益的,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将实行行政区划管理和行政级别,这是一对矛盾。商业银行的非本地分支机构将不再从本地人民银行连接到城市处理中心。因此,很难获得数据统计服务,但同时需要接受准个人取款管理和对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管理机构的各种检查。
结束语
简而言之,所有商业银行都需要正确理解第二代支付系统启动后带来的支付和清算系统的变化,积极响应,合理规划和安排。